top of page
Blog: Blog2

二.(二)本末終始知先後。(2)

  • 作家相片: Stone Tai
    Stone Tai
  • 2020年8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


「事有終始」的意思,就是要我們認清楚,有因必有果的天地法則。

想成為一個善人,就要心存仁慈,言行合天,就必須心中念念不離天意。

有一天,我去一家餐館吃飯,老板給我的感覺不是很好,當下我就有點警惕自己的心念。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很奇妙,有些人一接觸就很投緣,有些人一見就討厭,這都有一些因果關係。無論投不投緣、討不討厭,我們希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良好的。為什麼要修習聖人之道,不就是希望世界能大同嗎?所以要與人有良好的關係,不要有敵對的關係。當然我們不可能喜歡所有的人,但無論喜不喜歡,還是可以保持良好的人緣。

人與人的好感,不是外觀而已,很多時候,在接觸當中,會有一種氣機,人會感覺到,而氣機的產生就是從心念起,心念當然就是由心出發的。別以為我不喜歡某某人,不說出來,某某人就不知道。對方能補捉到無形的氣機。

這個老板可能也補捉到了我散發出來的不好感覺,所以兩個人的氣場就不一樣了。但好的一方面,似乎我們倆都有要把關係改善的心,所以我在調整,老板也在調整。

一切的善緣是從心開始的,所以我就開始轉變自己,不在讓自己的個性作主導,個性會有不合的現象,但如果我能用良心來應對,就沒問題。

我就觀察老板,不用個性而是用良心之眼來看,我就發現老板人看起來粗獷,粗魯但另一方面來說是豪爽。不去在意他的粗魯,就能享受他的豪爽,所以不要為難自己,去接受他人不好的一面,要聰明的欣賞別人好的一面,人生才會快樂。

當我們倆努力轉心轉念,氣場也開始轉變,所以善緣是果,因是心起正念、善念。相同的,惡緣是果而因就是心起不好的念頭。

如果要有好的善緣、人緣,就要至力於自己的存心動念,起正念、善念,即使對方不要和我們結善緣,也不至於把關係弄得很不好。


一切的事情都有其開始和結果。當然聖人說的「事」不是一般的「事」,我們必須承繼上面所講的,就是開創大同的事業來看「事」。所以這個事不是指一般的事,而是指聖人的事業。

大同的開創,必定要有基石,這個基石就是「明明德」和「親民」。不把明明德親民做好,大同的基礎就沒了,就算勉強把大同實現了,也不會常久。

我們看到秦始皇的霸業,勉強讓他用武力統一了中國,但也成了歷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。

所以本末、終始必須要認清,要知道在哪裡著眼,從何處著手,哪個是重要的,哪些是次要的?不可空中樓閣,好高騖遠,基礎不牢固,一切將成空。

若君子能凡事豫,事就能成,把該做的基礎都奠定好了,再高的樓也可以建得穩固。

樹的根深,樹就越穩,就越能抗風。若樹根不深,大風一吹就倒了。很多樹木的生長,都會先著重長根,種了好久,怎麼樹都不長高?突然有一天,樹就開始瘋長了,那就表示樹已把根植好了,根深則葉茂。

樹木都懂得先把根植好,人心應該了解,做事的先後的次序不可顚倒了,建好了房子才打地基,怎麼打呢?不是很難嗎?





有一天孔子在家裡閑坐,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。孔子說:「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重要的大道,以這個大道使天下人心歸順,人民用了就能和睦相處,無論是貴賤,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。你知道那是什麼嗎?」

曾子聽聞,慎重的站起身來,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:「學生我不聰明,哪裡能夠知道呢?」

孔子說:「這就是孝。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,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。」

由於曾子很孝順,孔子也很疼愛這個弟子,看他用心恭敬,就告訴他孝道,後來曾子就寫了一部孝經,把孔子教給他的孝道傳世,為孔子的大同理想盡了一份心力。


子曰: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夫孝,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。

﹝孝經開宗明義﹞

孔子說:「人的身軀、四肢、毛髮、皮膚都是父母給予的,應當謹慎愛護,不敢毀損傷害,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。自身有所建樹,實行正道,把名聲顯揚於後世,使父母獲得榮耀,則是實行孝道最終的目標。所以實行孝道,開始於侍奉雙親,推廣於侍奉君王,最終的目的則是立身行道。」


平天下的道理,就是從仁義孝悌做起,這是聖事的起始點。懂得孝順父母,長大成人了,就能以孝順父母的心,來忠於國君,而後立德立功立言,讓天下人都能孝親悌友,能由仁行義,當人人都能由仁行義,天下自然平治,這就是聖事的最終目的。

簡言之,平天下是聖事的終,仁義孝悌是聖事之始;修身是平天下之本,平天下是修身之終點。

Comments


+6010-2480306



9, Jalan CU1, Taman Cheng Utama, 75260 Melaka. West Malaysia

  • facebook

©2019 by 四書經典研習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