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大學之道_05
- Stone Tai
- 2020年2月2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0年2月26日

5.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
﹝子罕‧4﹞
孔子杜絕四種弊病:不主觀臆斷,不堅持己見,不頑固拘泥,不自我中心。
簡單的說,這「四毋」,就是放下自我去順天、合天。
這這「四毋」都是「己所不欲」、都是要丟棄的,不丟棄的話,人就自滿了,心中都有很多的「我我我我」,那裡還有空間容納「天」於心中呢?更不用說以天為中心了!
君子有大道,必忠信以得之,驕泰以失之。
﹝大學‧14﹞
君子有大道,必定是「忠信」來得到的,「驕泰」就讓自己失去。
一個君子,有志向行天之道,就要「忠信」來「得之」,什麼意思呢?
忠信總要有一個對象啊?
一個君子,有志於天下太平,實現大同於世間,就要對天有「忠、信」。
以前天子有道,就對天子忠信,因為天子代表了「天」。但後來天子無道,就不叫天子了。孟子說無道而居天子之位的人叫「一夫」(獨家寡人之意),只聽說武王滅了叫「紂」的一夫,沒有聽說武王滅了天子。
所以有道的天子在位,就要對天子忠信,總的來說,君子是對「天」忠信,而非「人」。
商湯建立商朝後,後來太甲繼承了天子之位,宰相伊尹輔佐及教育太甲。太甲開始時也能小心謹慎地遵守祖宗留下的規矩。到了第三年,他就忘乎所以,恣意妄為,不聽勸告,破壞了祖宗留下來的法律制度。伊尹先是一再規勸,後來看到太甲屢教不改,伊尹就把他放逐到商湯的墳墓所在地桐宮去守墓,當太甲改過了,伊尹就把他接回來,繼續當天子。
試想一位宰相把天子放去守墓,這叫忠信嗎?
伊尹忠信的對象是太甲嗎?
由此可見,伊尹忠信的對象是「天」而非「人」。
對於「四毋」,這些孔子都覺得不是自己要的、應該要放下的都西,怎麼可以加到別人身上呢?
所以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。
應當要示現給別人看的是什麼呢?
就是如何順天,如何合天而已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