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Blog: Blog2

(三)在親民_06

  • 作家相片: Stone Tai
    Stone Tai
  • 2020年4月30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ree

2) 悲天憫人:

2019新冠肺炎暴發之初,中國馬上封城,這讓世界各國開始警惕,但西方許多的國家和人民卻不以為然,還認為中國太沒有人權。

中國封城後,疫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,到歐美國家的疫情暴發時,他們才驚覺,疫情是不跟你講人權的,而且傳播速度之快,遠超他們的想像,結果好幾個國家失控了,疫情沒有在最關鍵的日子裡掌控住,一發不可收拾。

我們看到各國政府的種種政策,人民在與病毒抗爭,很多人患病甚至死亡,心裡總是難過。然而讓人佩服的,無疑就是在一綫的醫護人員。冒著被感染的風險,照顧著似乎永無止盡湧入醫院的病人,沒日沒夜、廢寢忘食的,就為了把病患從死神手中救回來,少許地方屍體多到停屍間都不夠放,來不及處理,真可謂是百年來人類的一大災刼。

醫學界的專家們都知道病毒很可怕,又來不及研發新葯來抗疫。很多人不知道還不當一回事,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,想要如何就如何,這讓專家們大搖其頭。甚至一些自私自利之輩,更是不顧別人的生死,自己得病後,隱而不報,讓身邊更多的人得病,更有一些心理扭曲的人,自己得病了,產生嗔恨之心,似乎讓更多的人都得病,他心裡才會平衡。

聖佛看世人,就像我們看世間疫情一樣著急。

然而聖佛的眼界和一般人不同,看得很遠,從人的種種行為,就能看到人們的傾向,走向哪個方向,最終的結果會是如何。

當年齊景公曾經請教孔子,為什麼秦穆公可以稱霸?孔子認為秦穆公塑造了堅強的國家品質,國小志大,求賢若渴,人盡其才,稱「伯」不算什麼,稱「王」也無可厚非。

後來秦國出了一個秦始皇,真的就統一了中國,由此可見孔子之遠見。


在聖佛的眼界中,世上的眾生,就像疫情中的人,在一種非常危險的處境裡,自己卻不自知,認為「沒什麼」、「媒體誇大了」、「人權自由比較重要」…

世間有種種看不見的毒,就好像新冠病毒一樣,看不見但它確實存在,而它的可怕就在人看不見它。專家說:「如果你走出家門,就看見一大堆病毒在你的週圍,你還敢出門嗎?你敢不帶口罩嗎?」

世間看不到的病毒,還有更無形,連顯微鏡都無法看到的,比如佛家說的的嗿、嗔、痴等等無形的毒害;又如儒家的「不善」,抱括了不孝順父母,不會照顧兄弟姐妹,朋友之間無信,對國家不忠等等,種種將本性蒙蔽的毒害,使人類病入膏肓,又不斷的把這些有毒的知識傳播給他人。

孟子當初站出來,就是想要阻止這一場將傳染全人類的無形病毒擴散,當時百家興起,偏致一詞,把人最根本的仁義給破壞了,把人們的焦點,從道德轉移到名利,為了得到名位、利益、權勢、可以不擇手段。

一個不正確的觀點,其影響到底有多大多長遠呢?


孟子曰:「庖有肥肉,廐有肥馬,民有飢色,野有餓莩,此率獸而食人也。獸相食,且人惡之。為民父母,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。惡在其為民父母也?仲尼曰:『始作俑者,其無後乎!』為其象人而用之也。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?」

﹝孟子‧梁惠王上‧4﹞

孟子說:「廚房裡有肥嫩的肉,馬廐裡有健壯的馬,可是老百姓面帶饑色,野外有餓死的屍體,這等於是率領著野獸吃人啊。野獸相互殘食,人們尚且厭惡。身為老百姓的父母官,施行政事,卻不免於率領野獸來吃人。那又怎麼配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?孔子說:『最初制作土偶木偶陪葬的人,該是會斷子絕孫吧!』這不過是因為土偶木偶,太像活人而用來陪葬了。那麼,又怎麼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?」


孟子說在上位當官執政的人,如果觀念不正確,對後世的影響深遠,其禍害將會無窮無盡。

孟子引用孔子說的一句很重的話「始作俑者,其無後乎!」,說那個出了鬼點子,制作木偶、土偶殉葬,會害人無數的人,應該會斷絕後代啊!

讓一聖人說出那麼重的一句話,可見作這件事的人,錯得多麼利害!

孔子對生命的重視,不忍心看見有這種歪風,知道這樣對後世會有很大很長遠的影響。

遠古時期的一些民族無知,用真人殉葬,後來就有人制作用木偶、土偶代替真人殉葬,但這畢竟還是殉葬。到後來必然會有一些無知者,就會用回真人來殉葬。

果不其然,我們看到中國歷朝歷代都有一些的君王,用真人來殉葬的。試問有誰願意去殉葬?至今華人的葬禮風俗,都還有用了紙制的人偶,一男一女在靈位左右,說是到了下面就不會沒人服待,實在令人無語。

我們看到有人想要跳樓自殺,都要想盡辦法去營救,生命有多可貴,怎可如此無視人命呢?

在疫情中,我們看到了無視人命的領導者,耍盡種種手段,玩盡各種政治花樣,但最終還是讓人唾棄。

我們也看到了,為了救治百姓,而冒著生命危險,默默無聞的醫生、護士,最後受到病愈的跪拜頂禮,千恩萬謝。

這無關身份,而是人對人的一種重視,對生命的一種尊重。

聖人對生命的尊重,又有多少人能了解呢?

許多人都不再重視聖人留下的典籍,認為那些都是過時、不合時代的經典,已經和時代脫節了。

就好像很多人認為中醫不科學,西方醫學才科學。但新冠肺炎在中國,若不是有中醫,怎能在短短兩個月能控制下來?再看中國歷代發生了多少次瘟疫,還不都是中醫的功績?

認為中醫不科學的人,是用什麼科學來論斷中醫的呢?

再看西方,醫學最發達的國家,面對這次的疫情,為何卻死了那麼多的人呢?

中醫傳承了至少兩千六百多年,裡面難免有許多雜訊,但中醫的正統,就是從張仲景傳下來的《傷寒雜病論》這本古籍開始的。但後來許多中醫大學都不重視,說這本書太久遠了,不合時代。也有人說這是北方的醫學,熱帶國家不適用。但這次疫情,能把重症起死回生的,還是二千六百年前留傳給我們的方子,麻杏甘石湯、射干麻黃湯、五苓散等幾個方子,使到中國的疫病得到良好的控制。


古經典過時了嗎?

現在的世界已經不需要仁義道德的學習了嗎?

仁義有過期的嗎?

這些經典所記錄的,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精神傳承,是聖人悲天憫人,為了救世之著作,怎可不讀?豈可不研究透徹?

コメント


+6010-2480306



9, Jalan CU1, Taman Cheng Utama, 75260 Melaka. West Malaysia

  • facebook

©2019 by 四書經典研習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