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在明明德_03
- Stone Tai
- 2020年3月12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2.孟子曰:「萬物皆備於我矣。反身而誠,樂莫大焉。強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。」
﹝孟子‧盡心上‧4﹞
孟子說:「一切都在我身上齊備了。反求諸己,誠意於天賦於的天性中,沒有比這更大的快樂了。竭力於忠恕之道而行,所求的仁道就無比的接近了。」
萬事萬物都源自於天,而人性乃由天賦,人具備了天的性質,所以說萬物皆備於我矣。一個修行的人,若能反求自身源自於天的自性,能專心致志的與天契合,明白了天的道,能將天之道,落實在自身還有什麼比這更快樂的呢?
再來就是忠恕之道,恕的意思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、推己及人,即讓身邊的人也能像自己一樣,人天合一,這不就仁道嗎?
曾看過一篇文章:
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普吉島的clubmed渡假村,那時我在那裡擔任英文的翻譯公關。
有一天,我在大廳裡,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員,安慰著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,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精疲力盡了。
問明原因之後,我才知道,原來這位日本工作人員,因為那天小孩較多,而一時疏忽,在兒童的網球課結束後,少算了一位,而將這位澳洲小孩留在網球場。
等到她發現人數不對時,才趕快跑到網球場,將這位小孩帶回來,而小孩因為一個人在偏遠的網球場,而飽受驚嚇,哭得稀裡嘩啦的。
現在澳洲媽媽出現了,看著自己的小孩哭得慘兮兮的。
如果你是這位媽媽,你會怎麼做?痛駡那位工作人員一頓?還是很生氣的將小孩帶離開,再也不參加「兒童俱樂部」了?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?
都不是!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,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,並且很理性的告訴他:「已經沒事了,那位日本姊姊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的緊張難過,她不是故意的,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日本姊姊的臉頰,安慰她一下!」
當下我只見那位四歲的小孩,墊起腳跟,親親蹲在他身旁的日本工作人員的臉頰,並且輕輕的告訴她:「不要害怕,已經沒事了!」
當你感到難過害怕的同時,也別忘了別人心裡的感受;當你對朋友施予幫助,也別忘了不要傷到其他人。
若孩子內心沒有一個善良的本心,即使媽媽再有智慧,又有什麼辦法發掘出孩子的善行?
然而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具備天所賦於的善良本心,所以故事中的這位媽媽,才能用一句話轉移了小孩的心,從「我」的執著脫離出來,回歸到本心的「仁」,去體諒、去關心他人。
再說,能如此引導孩子的媽媽,平時若沒有自觀心、體察自己本心,如何能生發如此之智慧?
要開創大同盛世,就在於天賦於人的本性,我們能不能使之照耀大地。
禮運大同篇裡說:「選賢與能講信修睦…」。
為何要選賢?因為,只有覺醒的賢者,才能啟發出別人內心的賢,就好像堯舜一般。
所以要把賢才找出來,授予賢才治國的德能,讓他引領更多的人,才能實現天下大同。
Comments